宁乡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编辑:秋风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网 2021-08-03 09:21
小编有话说 宁乡处处绿意央然 这是一处湖湘文化的重要源脉,青铜文化、红色文化等在此交相辉映。 这是一方经济发展的热土,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21位。 这是一幅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生...

                                             宁乡处处绿意央然

(湖南生态环境网 记者 邓俊良 曾建强)

这是一处湖湘文化的重要源脉,青铜文化、红色文化等在此交相辉映。

这是一方经济发展的热土,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21位。

这是一幅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这就是富饶、美丽、幸福宁乡!

五年来,宁乡市在全域范围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重要战略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发挥环境资源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与绿水青山的“高颜值”相得益彰的“宁乡路径”。

蓝天碧水保卫战,呵护山清水秀美丽宁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

“宁乡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随时打开微信,大家的微信朋友圈经常晒着各种蓝天碧水的美图。”“沩江的水清清澈澈的,岸边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平时散步挺舒服的。”……这是全市人民发自肺腑发的心声,也是对宁乡市美好生态环境最有力的肯定。

生态所思,责任所负,情怀所系。五年来,宁乡市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严守底线,抓重破难,通过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全力呵护“生态底色”。

为了蓝天常驻,宁乡市大力推进蓝天保卫战,以“六控十禁”为抓手,统筹推进汽车尾气、渣土扬尘、油烟气体、燃气、工业废气“五气共治”,持续改善裸露黄土复绿控尘集中整治,启用无人机航拍助力复绿,实现裸露黄土复绿全域覆盖;天宁热电、南方水泥等重点涉气企业实现超低排放,三一重起等重点企业完成VOC治理;禁燃区燃煤锅炉全部实现“煤改气”;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全部安装到位;工地扬尘整治落实“8个100%”新要求,规模以上施工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烟花爆竹禁燃限放、餐饮油烟整治、机动车治理、严禁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以及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等方面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为了让碧水荡漾,一场围绕沩水流域、以城区为重点治理的“除臭剿劣”攻坚战打响,“劣Ⅴ类排口清零、城区化粪池整治清零、黑臭水体清零”三项整治圆满清零;城区“四溪一渠”187处污水排口已全部实现截污纳管,并实施生态补水;城区污水总处理能力达到22.7万吨/天,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31座,实现全市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园区污水纳污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河流在蜕变,城乡在变美,全市绿化覆盖率43.52%,大川小河皆碧水清清,一幅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图景在流淌。

如今,放眼楚沩大地,蓝天、碧水、净土已成为新常态。

创新机制保障,筑牢生态环境保护红线

生态文明建设,知易行难。怎样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注重机制创新,打好绿色发展组合拳。

——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坚持一季一调度、一季一讲评,及时研究落实环保领域重点工作。在环委会牵头抓总下,部门、乡镇(街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联防联动。

——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建立以市委书记为第一总河长、市长为总河长,亲自抓、带头干,层层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全市20位县级河长、29个乡镇(街道)167位乡级河长积极开展巡河工作,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一大批民间河长、湖长踊跃上岗,近3000名环保志愿者,守护着宁乡市的沩江、乌江、楚江、靳江四条河流。近两年时间,宁乡市共创建48个小微水体示范片区、12条美丽河流、59处样板河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蓝天保卫战工作领导小组、“除臭剿劣”攻坚战指挥部、整治非法采砂洗砂工作领导小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矿山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等议事机构及工作专班相继成立,专门负责相关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高效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在责任划分上,宁乡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的通知》《宁乡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环保职责,部门行业的监管责任、园区乡镇(街道)的属地责任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打造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坚盾”,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利器”。

此外,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严格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确保全市自然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

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来之不易的优美生态环境,宁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近三年来,宁乡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0多件,移送行政拘留20多人。

立制度,抓落实,成效显著。沩水河流域的水质实现了“三级跳”,水质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沩水河流域的水质枯水季节多次出现Ⅴ类,如今,沩水河胜利断面平均水质稳定达到了Ⅲ类标准,个别月份达到Ⅱ类标准。

走好“两山”之路,生态优势化为富民资本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行走于宁乡市的田园阡陌,炊烟、鸡鸣、小桥、农家、池塘、垂柳……让人心旷神怡。五年来,宁乡市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持续不断释放绿色发展红利,宜居宜业宜游的动人画卷在楚沩大地徐徐展开。

今年“五一”假期间,宁乡市金洲镇关山、双江口镇稻花香里等处农家乐生意火爆,不少城里的孩子被父母带着来感受乡村气息,农家乐的老板们都开心地说:“多亏村里走‘两山’的生态之路,让我办起农家乐,在家门口安居乐业!”

没有美丽的家园,哪能吸引游客的目光,必须打扫屋子再请客。

五年来,宁乡市以农村“五治”为主抓手,大力实施全域洁净、秩序整治、设施夯实、乡风文明等四大行动,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庭院整治和村庄绿化,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村组、庭院。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是转换,如何打开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这是宁乡市的生动实践。生态质量日益提升后,开始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风生水起,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方兴未艾,沉睡的山水资源正日益显现出经济价值。

湖光山色中泡温泉赏圆月,听几曲人间烟火;用一天穿越炭河古城千年,聆听千古情的浩渺音符;看“霸煤之都”造出新时代创意煤城工业风……让宁乡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也让守着绿水青山的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群众幸福感增强。

除了“生态产业化”,宁乡市的产业也在走向生态化。

宁乡经开区始终坚持“两主一特”产业定位,加快形成以智能家电和新材料为主导、以绿色食品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了一批代表性的绿色企业和产品。园区现有企业400多家,其中长沙市级以上智能制造企业60多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企业4家,形成了以智能家电、新材料为主导,以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两主一特”产业。

宁乡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池材料)、湖南省首批低碳园区、湖南省绿色园区。

“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书写了产业发展格局,也为宁乡市经济发展赢得了环境效益。一二三产业比例达10.4∶42.6∶46.9。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宁乡,一座活力盎然的生态绿城正在崛起。

“成绩来之不易,生态建设没有止境,我们要持续为宁乡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作贡献、再立新功!”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生态文明新局面已经开启。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宁乡昂首阔步前行,呵护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指导推进宁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指导推进宁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供稿人:文寄清审核:杨华 (湖南生态环境网 记者 邓俊良 曾建...

 

宁乡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宁乡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宁乡处处绿意央然 这是一处湖湘文化的重要源脉,青铜文化、红...

 

权威解读!危险废物到底有多危险?四大雷区要弄清

权威解读!危险废物到底有多危险?四大雷区要弄清

法律背景 2016年,两高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7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专案...

 

新《固废法》实施后 查封、扣押需要注意什么?

新《固废法》实施后 查封、扣押需要注意什么?

北极星固废网讯:查封、扣押是暂时限制公民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

 

《民法典》环境污染责任条款的法律适用

《民法典》环境污染责任条款的法律适用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 营运中心 | 移动传媒 | 微网站

湖南生态环境网版权归湖南湘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7001873号-1  营业执照注册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11083552563Y    客户服务QQ:2718933420
Copyright © 2017 - 2020 湖南生态环境网 All Rights Reserved